找到相关内容117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禅宗热中来看安祥禅

    当机的表现,他所建立的在现实生活中入禅,“不需要你改变外在,只要求修正内心,只要你自尊自重,自我发掘,自我认知,自我肯定自我净化,自我提升,自我完成”,非常简单的禅法。正是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0954716.html
  • 禅的真谛的体悟

    作了如下的解释:  安祥禅则没有任何限制,你昨天怎么样生活,今天还是怎么样生活;今天怎么过活,明天还是怎么过活,不需要改变外在,只要求修正内心。只要你自尊自重、自我发掘、自我认识、自我肯定自我净化、自我提升、自我完成(《禅的认知和修学》)。是的,人们只要自尊自重,去追求并获得一个安祥的内心世界,他的生命就会充满活力,他对社会对国家就会充满信心并负有责任感,他也会自觉地为美好的未来去奉献自己的一切...

    李富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2558586.html
  • 修,不是一件简单的事

    ,并因而产生某种特殊的自我肯定感,进而削弱了他的警觉力。警觉力一旦被削弱,就很有可能长期地在这个自创的泡泡世界里成长、壮大,终至于到了想走也走不出来的景况,岂可不加注意哉!  第四,我们修功愈高,如有...我们非常可能因此深信不疑而着魔。对于这些问题,如何在事先防范?当机之时,又当如何处理?  第七,修功愈高,就愈接近生命的核心。也就是说,愈高愈接近“自我的生命漩涡”。愈接近自我的漩涡,就愈会受到它强大能...

    萧民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1158974.html
  • 佛性与顿悟

    觉性,必须亲证才能如实知。所谓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”   明心见性,简单地说,就是明悟妄心生灭不可得,息下妄心,彻见真性。明心见性是自我显现,自我认识,自我体会,自我肯定,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3464644.html
  • 超越心灵的迷障

    自我肯定,不需刻意讨好。太在乎别人眼光的结果,反而失去独立思考、判断的能力,内心深处必是焦虑,没有自信的。而佛法说:“自依止,法依止,不异依止”,这是修学佛法的基本精神,这种...,如安全感的需求,被爱的需求,被接纳、肯定的需求,成就感的需求,就像饥渴的人需要食物,而食物能带来满足一样。   然而,满足其实是一种陷阱,它会引发苦,这就是“患”。事物是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1769857.html
  • 黄老《明心见性》

    不想,光明磊落地做人,不须在肉体上下功夫,没有一切禁戒,没有形式的条条框框,不迷信,靠自力:“自尊自重,自我发掘,自我认知,自我肯定自我净化,自我提升,自我完成。”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与升华融铸,全靠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03176530.html
  • 菩萨戒授受的精神所在

    相应的功德,就有一分与菩萨行相应的功德。受了菩萨戒,就要经常想到,自己已经是在向着觉悟的方向前进。这样我们才能守好戒,就有自信心,有一种自我肯定的态度。自我肯定在佛教中是一种定位,把自己定位在哪里,你...中,爱惜自己的生命,发扬生命中的善的一面,抑制恶的一面,去体现自我生命中的正面价值,即发“以虚空之心,发虚空之愿,行虚空之行,证虚空之果”。也就是说,我们这一念心,虽说包罗万象,无法不在其中,但是一切...

    释圆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4454018.html
  • 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?

    )由於本觉思想立基於土著思想,其自我肯定的性格也就不免趋向於夸耀自家传统的权威主义;因自我肯定,理论与实践上也就不可能「利他」。而主张「缘起」,否定「场所」的佛教,持「无我」说,批判权威主义,自然是以...强调语言与知性,而「场所佛教」则反是,(一)肯定超越时间的「本觉」或「场所」(alaya),(二)自我肯定的权威主义,(三)强调言语道断的神秘体验(注16)。   囗谷以上的结论中最重要的是批判「...

    林镇国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0140170.html
  • 数论之量论因中有果论与二十五谛通释

    无谓无,曰直”。  汉语中有“刚直”一词,“刚”与“直”是同义的。  七、“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”。  人是爱自己的专家,每一种人性的共同使命就是自我肯定。每次“过错”之后,我们可能也会愧疚、...,归根结底是“自作主宰的伪善欲望”的自吐心曲、自我肯定。  十三、“子曰:‘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?’”  如果一个人创造了某种精神实体概念,并且以此为基础,对于各种现象(或知识)作出...

    杨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35238838.html
  • 《张力的消解——禅学的佛学批判》第六章

    负重者。但正如上一章剖析的那样,这种“自在”式的“自我规范”并非救渡层面的神性规定,从而导致了佛教信仰之“张力”的消解。所以我们在此仍要说:与这种“自我肯定”的超脱精神相应的本质一面,是对大乘佛教“菩萨...(沩山灵佑语)。借助于“无我”式的“自我肯定”,菩萨“不厌生死、不欣涅 ”的自愿投入大地的情怀在禅者这里成为享受现实生活的借口:“终日不离一切事,不被诸境惑,名‘自在人’;念念不见一切相,安然端坐,...

    李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4557917.html